当前位置: 首页> 人大工作 > 代表工作

近日,陆海新通道运营公司收到数字通道提示:一批重庆造汽车零配件可能会在广西钦州港遭遇爆舱,无法及时出海。因为提前收到预警,运营公司紧急联系港口,提前了一周发运,避免货物滞留港口而造成损失。

货物还没到广西,系统如何未卜先知?其背后,是铁海联运班列众多智慧功能之一——AI风险预警。

铁海联运加速迈向数字化,是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生动诠释。这背后也有市人大代表,中冶赛迪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周艺梅的助力。

代表建言

跨部门联动打破信息壁垒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重庆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的一条关键路径,重庆谋划构建“1+4+N”体系构架,以数字化改革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提质跃升。

周艺梅所在的企业也参与了相关建设工作。

过去一年,周艺梅重点关注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情况,在工作之余与有关专家、一线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工作推进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等。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数字陆海新通道在数据联通、场景建设、推广上量、规则制度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一定成效,并获得了2024年重庆市改革创新成果奖、2024年度数字重庆建设优秀成果金奖2024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共3个市级重要奖项

但周艺梅在调研中了解到,因刚启动建设和数据协调难等,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中还存在信息共享程度不够,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平台,大量数据资源无法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制约了政府决策效率”“资金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企合作不充分等问题。

为此,在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周艺梅提交了《关于加强跨部门联动协同,推动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建议》,呼吁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市区联动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在通道建设中的职责分工。同时,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围绕工业互联网、工业企业云、智慧物流等方面与枢纽港产业园同步推进、同步建设,实现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化利用。

办理落实

沟通协商贯穿全过程

该建议由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办,重庆海关、重庆市税务局、市交通运输委、市大数据发展局、人行重庆市分行等部门协办。

为提速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软联通,办理落实好代表建议,各承办部门迅速动了起来。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协同协办单位,针对建议中涉及到的每项工作内容逐条分析、明确落实举措,随时与代表交流工作思路和办理进度,如实反馈落实举措。

我们建立代表建议办理工作责任制度,明确了接收建议、分办初审、交办确认、沟通联系、承办答复、审核审签、主动公开、汇总归档八个环节,形成办理闭环。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表示,始终将沟通协商贯穿建议办理全过程,确保代表意图理解到位、建议事项落实到位。

在与代表一次次思维碰撞中,承办部门进一步明晰了思路举措、推进了工作进度。

成效明显

数据共享调用超7800万次

据介绍,目前数字陆海新通道已初步构建通道大脑基础底座,实战实效稳步提升。共覆盖归集通关物流数据超3.43亿条,其中共享调用超7800万次。跨层级方面,融跨海关总署、国铁集团、人民银行等38类数据;跨境方面,融跨中欧、中老班列、新加坡港等47类数据;跨省域方面,融跨广西、四川、上海、浙江等省(区、市)71类数据;市内跨行业方面,融跨发展改革、商务、市场监管、通道平台、口岸场站、园区、生产企业等主体124类数据。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让数字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的方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通关物流作业服务。例如企业可通过数字陆海新通道实现一站式物流订舱、报关查验、全程动态跟踪等。

 

据悉,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还创设出海出境通道通关物流一码通贯通服务体系,创新铁海联运一码贯通服务模式,建设智慧铁海联运场景,实现铁海联运主干线数据链贯通突破,压减34%流程、精简56%单证;复用一码通贯通模式,上线智慧国际铁路联运场景,初步贯通中欧、中越、中老(泰)国际铁路联运主干线数据链,压减25%流程、精简40%单证。

创新AI赋能多部门联合预警处置机制,实现从源头生产到国际通关物流的全流程动态监管,预警处置近400起风险事件,提升处置效率20%

沟通深入、措施有力,数字陆海新通道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我非常满意。周艺梅高度评价承办部门务实的工作作风。

 

记者:黄振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