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大新闻 > 人大要闻

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保家镇人大以乡贤评理堂为载体,将立法民意征询、普法宣传等工作融入群众生产生活,让人大工作扎根田间地头、温暖群众心窝。

评理堂当传声筒

立法民意距离

保家基层立法联系点发布重庆市乡村振兴促进条例》《重庆市土地管理条例》《重庆市动物防疫条例》等条例立法意见征询通知,乡贤评理堂便积极响应、主动作为,将民意收集工作融入日常矛盾调解场景。

在调解婚姻家庭纠纷时,评理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同步收集群众对婚姻家庭相关法规的意见;在化解土地承包争议时,也顺势了解村民对土地政策的期待与建议。

以前收集立法意见,要么是发张表格让大家填,很多人没耐心;要么是当面询问,大家不好意思搭话。现在在评理堂聊纠纷、拉家常时顺带问一句,老百姓打开话匣子就停不下来,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实在话!县人大代表、镇人大主席吴胜娟说

此前处理大河坝村3组李大爷的赡养纠纷时,评理员巫国文不仅成功化解了子女间的分歧,还同步向在场村民细致征询了对养老保障政策、宅基地管理办法的意见建议。

我上次跟评理员说希望宅基地政策能多考虑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需求,别让老人住得不安心,没想到才过一周,人大的同志就专门上门跟我讲政策推进情况,还记着我的想法呢,这意见提得太值了!大河坝村4组村民陈德云说

党群服务站、综治中心等部门主动协助配合,将征询范围延伸至行动不便的老人、忙于农活的农户、外出务工返乡人员,确保每个群体的声音都传到人大。

代表搭小课堂

普法宣传接地气

人大代表主动扛起普法责任,以乡贤评理堂为固定阵地,常态化开展普法活动——围绕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讲解土地管理、农业发展相关法规,针对电信网络诈骗高发态势普及防范知识,结合家庭教育热点话题解读《家庭教育促进法》,让普法内容对接群众需求。

我们爱听实在的、接地气的,讲《土地管理法》从不照本宣科念法条,而是拿鹿山社区9组蹇树川宅基地被占用的真实事儿当案例,院坝里的老老少少都听得明白、记得住!人大代表鹿山社区党总支部书记吴相伦分享着普法心得。

此前普法时,没有生硬罗列法条,而是结合蹇树川家因宅基地边界产生纠纷、最终依法化解的案例,并仔细解读《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宅基地确权、使用的规定,让法律知识变得鲜活易懂。

以前总觉得法律是政府的事,跟我们农民没啥关系,现在代表们在田坎边、院坝一讲,才明白反诈骗、养老保障、土地权益这些法律条文,都跟我们相关,这普法听得真巴适!鹿山社区6民邓武感慨。

如今,乡贤评理堂成了名副其实的普法驿站,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里,人大代表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身边的案例,把法律讲得明白、说得透彻。

多方拧大合力

治理效能再提升

镇人大充分发挥穿针引线作用,推动乡贤评理堂与文化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园区巡回审判点等平台深度联动,构建起民意收集梳理汇总普法宣传跟踪反馈的工作闭环,打破了以往各自为战的壁垒。

以前各个站点都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工作衔接不畅,劲儿没往一处使;现在有人大牵头,评理堂负责挖掘民意线索、文化服务站主动搭建活动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群众参与,不管是征集意见还是开展普法,干啥事都顺畅!保家镇党的建设办公室主任申海霞说。

在实际工作中,收集到群众意见后,人大代表及时梳理汇总、分类反馈;开展普法宣传时,各站点则各司其职,形成了“1+1>2”的联动效应。

在园区巡回审判点,人大代表还联合乡贤评理堂的评理员,既上门征询企业对营商环境法规的意见建议,更聚焦企业生产实际开展安全生产普法。

上次人大代表和乡贤一起到我们厂里,既详细询问了我们对简化审批流程、优化政策扶持等营商环境的实际需求,又结合车间生产特点讲解了《安全生产法》里的操作规范,不用我们跑各个部门,在家门口就把意见提了、政策学了,太方便了!彭水工业园区寰富公司副总经理谭政说

在多方协同响应下,立法民意覆盖范围更全面、收集更精准,普法宣传更对味、效果更显著,有效助力了乡村和谐稳定与企业健康发展。如今,乡贤评理堂已成为镇人大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纽带实践阵地。人大工作跟着民心走,代表履职围着群众转,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注入坚实的法治动能。

(张  刘洋行